老龄产业需求旺盛 加速释放银发经济潜力
加速释放银发经济潜力
近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发布《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报告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中长期内我国老龄产业重大需求将不断凸显,老龄产业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但与人口老龄化产生的重大需求相比,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如何推动老龄产业的繁荣发展?
多方面产生重大需求
近10年来,我国老龄产业取得快速发展,初步形成老龄金融产业、老龄制造产业、老龄健康产业、老龄服务产业、老龄宜居产业、老龄文化产业等主要产业领域。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认为,这是市场自觉顺应老龄社会和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代表未来中国经济的新方向。“实践表明,老龄产业属于‘劳动力—资本—技术’密集型新产业,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有利于充分就业、扩大消费和促进投资,也是对冲经济波动、提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党俊武说。
报告显示,2021年至2035年,我国老龄产业在多个方面产生重大需求,例如,老龄健康方面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医疗卫生、安宁疗护等;老龄用品与制造方面的适老化产品、康复辅具等;老龄宜居方面的适老化改造、适老化环境与服务等;老龄金融方面的个人老龄金融产品以及老龄产业金融支持等。
从长期看,2036年至2050年,随着“70后”“80后”群体步入老年,我国老龄产业需求将在消费模式、需求层次、需求内容等方面发生变化。例如,线上消费模式更加普遍,精神文化、终身学习、老有所为成为老年人追求的重要内容,智慧养老与科技助老需求凸显。此外,老龄服务的外延会进一步扩展,老年人对体育、旅游、文化、教育、法律等领域的服务需求也会显著增加。
“随着‘60后’进入老年期,预计未来10多年每年都有超过2000万的新增老年人。他们文化程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信息渠道多样,注重精神文化生活,除了传统医疗保健之外,老年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精神文化服务和产品、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和老年智能辅助设备等智能化健康产品、老年人健康生活解决方案规划、家庭健康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品以及中医的养生方式和产品等也将备受青睐。”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秋霞表示,充分运用大数据,精准提供质量过硬且多元化、多样化、适老化和个性化的健康产品,将是老龄健康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产业消费市场待成熟
如今,虽然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等热词已深入民心,但在现实中还存在老年用品专业性弱、购买便利程度低等问题,老年用品店也是个稀罕物。
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街道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综合示范中心,能买到老年人需要的带放大镜的指甲刀,镰刀状的梳子等不常见的物品。但像这样的老年用品店在北京并不多。记者走访北京部分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了解到,驿站提供的老年用品普遍为轮椅、助行器、护理垫等品类,远远无法满足老年人的个性需求。此外,不少人对老年用品的认知还停留在尿不湿、拐棍等层面。
报告也指出,从整体上看,我国老龄制造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市场领域逐步拓展,产品品类日趋丰富,产业体系也在逐渐探索。但是,老龄制造产业市场还不成熟,仍处于培育阶段,主要体现在需求和供给仍存在错位,有货无市和有市无货两种现象同时并存,尚未形成有效共振。
“推动老龄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把培育、引导、繁荣老龄产业消费市场作为推动老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产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莉莉认为,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中老年人收入水平,着重培育、引导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老龄产品与服务消费意识。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发展老年用品租赁市场,扩大消费渠道,提高消费意愿。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规范,特别是研究与制定老龄产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相关标准、规范,加强监管力度,确保老年人的消费权益得到保障。
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应对人口老龄化,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坚持双轮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在中长期发展方面,需要进一步从顶层设计上明确发展目标、发展路径以及重点发展领域等重大问题。为此,加快制定老龄产业中长期规划,完善老龄产业政策,成为业界普遍呼声。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研究员杨晓奇表示,近年来,各级政府先后出台多项老龄产业政策,有力推动了老龄产业的发展,但整体来看还存在不足。一是政策体系不完善,有些领域产业政策非常多,比如老龄服务产业,而其他领域如老龄文化产业、老龄制造产业、老龄金融产业、老龄宜居产业等出台的专项产业政策很少。二是政策效力不足,大部分以意见、通知、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出现,上升到行政规划和法律层面的政策很少。三是政策操作性不强,很多政策过于原则,口号性、倡导性条款多,缺乏配套措施。
“当前,旧的供给体系难以适应新的需求结构,迫切需要国家出台老龄产业中长期发展纲要,从顶层设计、中层谋划和底层操作上对老龄产业及其各细分领域作出中长期的战略和政策安排。”党俊武建议,通过着力打造老龄健康产业体系、老龄制造产业科技创新、老龄服务产业质量提升、适老化环境改善、老龄产业金融支持体系构建、老龄文化产业繁荣、老龄产业品牌打造、老龄产业布局优化、老龄产业标准提升、老龄产业人才培养10个重大工程,引导企业走出转型困境,确保老龄社会条件下经济的繁荣稳定,确保长寿时代有新的经济支撑。
“完善老龄产业政策,首要任务是制定老龄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让产业的中长期发展有章可循。对此,需要处理好长期和短期之间的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关系、政策扶持力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之间的关系、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之间的关系、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之间的关系等。”杨晓奇说。
热门文章排行
- 打造记忆家园!认知障碍专区焕新亮相!
- 品牌的故事——适老化产品专卖
- 未来养老市场规模超万亿,老龄产业迎来发展
- 民政局结合“三抓三促”专项行动要求
- 促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细则落地
- 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就是“适趋势”
- 99%居家养老,政策调整迫在眉睫
- 北京养老服务网发177个机构200余个岗
- 万亿蓝海,家居企业如何应对适老化改造带来
- 适老化改造不是仅仅安几个扶手
最新资讯文章
- 70-90后养老困局何解?专家提出五大路
- 读懂“中国式”养老|探索全链条康养发展模
- 适老化改造热度攀升,家居行业加速布局新蓝
- 探访北京适老化改造样板间:政策引领下的银
- 内蒙古老年人口及养老情况现状!
- 国家认证的养老科技白名单出炉!这三大信号
- 智慧养老 温情青城:呼和浩特织密居家养老
- “养生”饮品风靡背后:是真健康还是伪噱头
- 民政部:全面建立养老服务网络体系 扩大养
- 中国平安发布居家养老“乐联体” 推出管家
- “幼转老”“老幼共养”,新的养老模式效果
- 广西13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加强养老服务人才
- 焦点访谈丨从“养老”到“享老” 探索多样
- 聚焦餐饮住宿、养老托育等八大领域 多举措
- 从托育到养老再到研究扩大免签范围 中国大
- 养老设计 | 高龄老人被酒店“拉黑”?酒
- 养老设计 |“家庭养老床位”智能化,还须
- 如何构建你的专属养老规划?五步守护退休品
- 酒店养老遭集体“拉黑”,需正视养老市场的
- 家庭养老床位 | 全区唯一!把养老院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