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设计 |“家庭养老床位”智能化,还须公共服务多元化
近两年来,广州持续打造适老化改造入户、智能监测设备入户、专业护理服务入户的“三入户”服务,把机构养老床位“搬”到老人家中,将机构专业化养老服务进一步向家庭延伸,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升级。记者近日在对市内多个街道“家庭养老床位”的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服务让那些“住不起”“住不进”和“不想住”养老院的老人都能逐步在家里安度晚年。(6月30日《广州日报》)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化人口已达2.64亿。另据统计,我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已愈4200万,这个群体正面临着物质匮乏和精神空虚的双重困境,生存状态令人堪忧。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不少老人体弱多病,生活在老旧小区里,适老性差、出行难、活动空间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基于此,广州市推行“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打造医养康护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专业机构支撑+适老化改造+智能化管理”模式,提升养老服务的可及性、便利化,让众多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贴心、便利的养老照护服务。
实践表明,居家养老有利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有利于家庭成员的代际支持,是最符合中国人养老理念的一种养老方式。为此,近年来各地支持居家养老,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北京率先对居家养老进行立法保障,明确了政府职责,规定了子女赡养义务,并对违规和失责行为的处罚标准进行了量化;广州率先向8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既让空巢老人免费享受到家政式服务,又解除了子女的后顾之忧;沈阳针对居家养老服务,提供10项公共服务,并实行医养结合,完善用药报销制度,支持老人家庭内无障碍改造等。
特别是,在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到,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夯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养老服务设施和带护理型床位的日间照料中心,支持连锁化、综合化、品牌化运营。可见,在这种模式下,居家养老不是把所有责任都甩给家庭,而是利用社区这一平台,为居家养老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支持。可以看到,目前国家层面已经有了专项行动的规划,并且给予真金白银的投入。
换“家庭养老床位”智能化,还须公共服务多元化。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制度,是改变群众“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和养老传统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除了要加大公益性养老机构的建设外,完善社区养老设施配套建设和家庭适老化改造,强化社区公共医疗服务,落实老年人相关补贴制度,着重解决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等问题。另一方面,发展和支持居家养老、互助养老等模式,尽可能实现政府购买社工上门服务,扩大政府性服务的覆盖面,并与无偿服务的志愿者实行良性互动,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让更多空巢和独居老人得到及时照应和帮助。
热门文章排行
- 打造记忆家园!认知障碍专区焕新亮相!
- 品牌的故事——适老化产品专卖
- 未来养老市场规模超万亿,老龄产业迎来发展
- 民政局结合“三抓三促”专项行动要求
- 促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细则落地
- 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就是“适趋势”
- 99%居家养老,政策调整迫在眉睫
- 北京养老服务网发177个机构200余个岗
- 万亿蓝海,家居企业如何应对适老化改造带来
- 适老化改造不是仅仅安几个扶手
最新资讯文章
- 70-90后养老困局何解?专家提出五大路
- 读懂“中国式”养老|探索全链条康养发展模
- 适老化改造热度攀升,家居行业加速布局新蓝
- 探访北京适老化改造样板间:政策引领下的银
- 内蒙古老年人口及养老情况现状!
- 国家认证的养老科技白名单出炉!这三大信号
- 智慧养老 温情青城:呼和浩特织密居家养老
- “养生”饮品风靡背后:是真健康还是伪噱头
- 民政部:全面建立养老服务网络体系 扩大养
- 中国平安发布居家养老“乐联体” 推出管家
- “幼转老”“老幼共养”,新的养老模式效果
- 广西13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加强养老服务人才
- 焦点访谈丨从“养老”到“享老” 探索多样
- 聚焦餐饮住宿、养老托育等八大领域 多举措
- 从托育到养老再到研究扩大免签范围 中国大
- 养老设计 | 高龄老人被酒店“拉黑”?酒
- 养老设计 |“家庭养老床位”智能化,还须
- 如何构建你的专属养老规划?五步守护退休品
- 酒店养老遭集体“拉黑”,需正视养老市场的
- 家庭养老床位 | 全区唯一!把养老院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