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联、共融、共享!贡井区打造社区治理新模式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近年来,贡井区紧紧围绕群众需求,以创新社区治理为动力,探索共联共融共享的社区治理新路径,聚力打造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的城乡社区治理“贡井样本”。
共联
让创新治理有力度
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发动各方力量“解码”,致力服务水平“加码”,不断提升群众家门口的幸福,这是贡井区多方联动建强治理体系的提升和创新举措。
一段文字显示:“区委区政府先后召开6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24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月调度季研判……”贡井区紧紧发挥部门协调会商机制优势,制定出台“五社联动”等一系列制度,把社区治理作为基础性、关键性、长期性工作抓好抓实。
在推进社区治理过程中,贡井区始终坚持推进基层党组织向末梢单元延伸,构建了“三级党组织+小区业委会或自管委”的四级联动治理架构,全区建制小区党组织覆盖率达95%。
同时,贡井区以首创精神激发社区治理创新优势,着力培育和选树社区治理品牌。涌现出了新城党建联盟、“3+X”红色业联体等一批接地气、有活力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共融
让服务水平有高度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周末,在贡井区筱溪街向阳社区,回荡着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老党员陈满琪、李召银正在与孩子们开展读书分享阅读活动。
“居住在城市小区,很少能找到专门提供磨刀磨剪子的店家,现在社区经常开展磨刀磨剪子这样的免费活动,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实惠。”在金鱼河社区便民活动现场,磨刀和理发摊位人气最旺。
推进基层治理,关键要有一支深入基层的“主力军”。
“我们把社区里的能人巧匠、居民群众充分发动起来,真正实现还权于居民,聚心于居民。‘红色社区合伙人’‘红色基金’‘红色物业’‘公益创投’等一批基层自治品牌不断焕发新活力。”贡井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除此之外,贡井区还以社区党组织为“轴心”,积极引导各类组织“跨界”融合,培育了牡丹花合唱团、阳光坝坝舞队、一米阳光服务队等社区社会组织36个,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2个,全区干部职工志愿者注册率达90%,下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场次,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凝聚共治新合力。
共享
让服务群众有温度
公厕改造了,如厕更方便了;路灯提标了,城市夜景更美了;分类垃圾桶投入使用了,环境更整洁了;口袋公园融入居民生活圈,居民生活更加舒心了……在贡井,细微之处见民生,点滴新变化让百姓眼中的民生答卷充满了温度。
在实施“四项建设、一项管理”行动中,贡井区还将社区治理作为加强城市更新,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投入资金3.4亿元,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厕所革命、背街小巷整治、路灯更换等项目,惠及群众5万余人,实现小区宜居环境的整体跃升。
在完善社区服务配套方面,积极探索“物联网+社区警务”模式,助力平安小区建设;积极构建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0个,新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个;优化调整学校5所,新扩建中小学、幼儿园9所,使社区居民切实感受到配套服务更加完善、生活更加便利,增强居民幸福感。
在社区文化培塑方面,结合社区阵地打造公共文化场馆,植入党建文化、廉政文化、古盐文化,营造浓厚“在地文化”氛围。目前,已完成长土街等3个综合文化站升级改造,引进10余个文旅产业植入社区中,创新文化活动内容,惠及居民群众9万余人。文中图片均为资料图片(程洁)
热门文章排行
- 打造记忆家园!认知障碍专区焕新亮相!
- 品牌的故事——适老化产品专卖
- 未来养老市场规模超万亿,老龄产业迎来发展
- 民政局结合“三抓三促”专项行动要求
- 促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细则落地
- 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造就是“适趋势”
- 99%居家养老,政策调整迫在眉睫
- 北京养老服务网发177个机构200余个岗
- 万亿蓝海,家居企业如何应对适老化改造带来
- 适老化改造不是仅仅安几个扶手
最新资讯文章
- 70-90后养老困局何解?专家提出五大路
- 读懂“中国式”养老|探索全链条康养发展模
- 适老化改造热度攀升,家居行业加速布局新蓝
- 探访北京适老化改造样板间:政策引领下的银
- 内蒙古老年人口及养老情况现状!
- 国家认证的养老科技白名单出炉!这三大信号
- 智慧养老 温情青城:呼和浩特织密居家养老
- “养生”饮品风靡背后:是真健康还是伪噱头
- 民政部:全面建立养老服务网络体系 扩大养
- 中国平安发布居家养老“乐联体” 推出管家
- “幼转老”“老幼共养”,新的养老模式效果
- 广西13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加强养老服务人才
- 焦点访谈丨从“养老”到“享老” 探索多样
- 聚焦餐饮住宿、养老托育等八大领域 多举措
- 从托育到养老再到研究扩大免签范围 中国大
- 养老设计 | 高龄老人被酒店“拉黑”?酒
- 养老设计 |“家庭养老床位”智能化,还须
- 如何构建你的专属养老规划?五步守护退休品
- 酒店养老遭集体“拉黑”,需正视养老市场的
- 家庭养老床位 | 全区唯一!把养老院床